所谓“面塑”,坚持了就是艺术,放弃了就是面粉。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以面为主,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栩栩如生的形象。曾经,面塑艺人“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他们走乡串镇,在街头创作,作品被视为小玩意儿,难登大雅之堂。
如今,这门包含中国传统雕塑美学和几千年中国文化的民间艺术,价值日益凸显。面塑艺术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传承并发展它。
孙远炳,面塑圈人称“阿炳”,生于湖北广水。凭借姥姥是当地一座庙堂管理者的特殊身份,阿炳从小就白天黑夜自由地穿梭于庙堂殿宇之间。“小时候趴在观音娘娘像上面睡觉,睁眼、闭眼都是雕像、菩萨、罗汉。我虽然是农家子弟,平日接触不到艺术,但这样的童年生活,使我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喜爱。算是耳濡目染吧。”
身为厨师,面塑制作是阿炳工作的一部分。他负责北京觹堂文化智库的宴请菜品、摆盘造型。这个艺术园区的经典菜品,均出自他之手。
中国农村的大多数家庭,并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因此我16岁便做了厨师。2000年来北京。虽然最爱的是面塑艺术,现在也有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大力提倡,但这个行当,单独生存还是很艰难的。没办法,不能不考虑赚钱,家里还等着贴补。
关于面塑,阿炳完全是自学成才。步入厨师行当后,首要的是学烹饪。另一方面,童年时中国传统雕塑文化的美好记忆,也时时呼唤着他。就这样,他接触了雕花等传统美食雕刻。但自始至终,阿炳都觉着厨房中的美食雕刻,无法表达中国传统雕刻文化之美,无法把自己对这份美的热爱表达出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阿炳遇见了面塑艺术。因为有美食雕刻的基础,再借助互联网,以及和同行交流切磋,几年学下来,阿炳逐渐掌握了这门技艺。
“我发现,如果你跟什么流派学,做出来的东西就那样。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东西是能相互渗透的,地域、流派在慢慢融合。我们圈里人叫作博取众家所长,形成自己的风格最重要。”
▲
面塑雕刻工具,大多数是自制的,每个制作者都有一套独特的工具,有些需要细细打磨,有些就从生活中“取材”。比如把绘画中用的毛笔,拿来上色,用修眉的剪刀来修补边缘,等等。“我觉得艺术不仅创作题材来源生活,创作工具也来源于生活。”阿炳一边展示工具,一边说。
▲
现在面塑用的面料,不再以食用为主,而是为最终塑形效果,保障作品不发霉、不开裂、不变形、不褪色。“面塑艺人的面料配方是绝对保密的,技法可以切磋,但配料一定是要有自己的特色。因为能形成自己风格的面塑作品,配方起关键作用。”
— 作品《观自在》 —
— 作品《舞乐双飞》—
— 作品《关帝神武》 —
— 作品《钟馗纳福》 —
在阿炳看来,面塑人的生存环境还是很艰难,叫好不叫座是常态。很多人都说好,却不愿意花钱收藏。“固有认知把很多传统,包括面塑艺术框死了。国人就觉得面塑应该做一些传统角色,比如做生意的就喜欢关公、财神、寿星,连钟馗都无人问津,更不用说学习西方雕塑艺术,融入一些抽象元素了。”
— 作品《定风波》 —
— 作品《武神归来》 —
主旨为白袍小将赵子龙,骑着白马纵深一跃,
穿越时间的屏障,跨越历史。
但阿炳坚持不停地创新、创作。“传统的人物角色讲究丁字步、文人的胸、武将的肚,而我们要打破传统,再创造,就要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不能一味地做得像,那样只是工艺品,而不是艺术品。我希望我的作品能给人传达一种理念、表达一种思想。我的目标是向大艺术家看齐,作品有内涵、有延伸性,让人有共鸣。”
凭借创新作品,阿炳得了一些奖,但他对我说,还没有一件自己满意的作品。“我们应该继续向西方艺术家学习,把传统的艺术进行升华、提升,表现方式应该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固步自封、孤芳自赏不是艺术的本质。”
阿炳所在的觹堂文化智库,是北京市创新工厂八个智库之一。这个他称为“大院”的地方,汇聚了20余位国内顶级艺术家。他庆幸能在这里工作,向大艺术家学习,并以他们为目标,鞭策自己不断前行。
“借鉴一些雕塑大师的想法,把面塑艺术用现代艺术语言表达。意形、象形,都要突破。”这是阿炳对自己的要求。
◆ 面塑制作揭秘 ◆
制作前,双手均匀涂抹润肤霜,使面料不容易粘手。
反复揉搓面料。
用不同长度的铁丝,编织人物骨架。
用报纸包裹骨架,使人物骨架更丰满。
用白泥打底,大致制作出人物轮廓。
面塑是加法的艺术,每一部分都要先用不同颜色的面料,添加在轮廓上,再去刻画、塑型。
面塑讲究“一印、二捏、三镶、四滚”,要做到形神兼备绝非易事。每一个细节都要耐雕琢。
不仅要笔活,也要手活,灵巧的双手比得上任何一件工具。
为人物选好合适的面料,进行添衣。看着简单的塑泥穿衣,要完成合身的塑型并非易事。阿炳练了好几年才算熟练。
面塑讲究“人物在心中,现场无参考”。只有靠自己的审美和经验,才能打造属于自己风格的面塑作品。人物上衣袖子大了,阿炳就剪掉多余的面料。
和其他艺术作品一样,面塑也处处体现细节。阿炳在制作上衣内袖。
给人物一片一片地粘贴胡须。
制作、固定好头饰。
整体上色,让整个人物色调统一。
成型。
· End·
文字 摄影/杨懿龙
编辑/ 乔如月
视觉/ 徐铭远
该文章为拾贰象岛island原创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针对侵权行为,拾贰象岛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你就能成为「拾贰象岛」的「岛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