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矛盾处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状物、叙事、写人都栩栩如生,是其散文中的精品,被收录在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这一单元同时入选的还有《再塑生命的人》《<论语>十二章》,这些课文主要是写学习生活的,旨在让学生们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唤起学生的童年记忆,感受永恒的童真、童趣。
写作此文时,鲁迅先生已人到中年,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并不容乐观,他陷入到渴望战斗而不可得的新的孤寂之中。用先生自己的话来说,作此文“是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回忆旧时的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寄一丝安慰。”因此,全文语言一改往日杂文式的晦涩难懂,而代以平易、清丽的话语,别有一番韵味,十分值得我们细致品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文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表现了作者儿时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烂漫的心理。
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可以发现文章中有不少“自相矛盾”之处,这为我们理解本篇文章提供了契机,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究。
一、百草园
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运用白描,描绘了一个记忆中满是趣味的儿童乐园。这里出现“矛盾”的地方主要就体现在鲁迅先生对于百草园的描述上面:文章开篇便提到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在大众的认知中,这种描述似乎是有些矛盾的:“野草”“泥墙根”好像和“乐园”与“趣味”并不属于一个层次,但它也确实承载了鲁迅先生童年的欢笑。
从成人的角度来看,破旧的草园子实在是不该和“乐园”挂钩,但是对于孩子们呢?对于还是孩子的鲁迅先生来说,幸福就是这样唾手可得,从这些野草里、泥墙根中,和黄蜂、和云雀、和蟋蟀、和蜈蚣、和这里的一切生灵一起都能收获很多快乐,这里就是他的“乐园”。
还有本该是象征单纯美好的百草园里却出现了具有恐怖色彩的“赤练蛇”,其实,长妈妈在关心、爱护孩子的基础上讲述美女蛇的故事,是为了让孩子们认识到外部世界的危险,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所以,尽管这个故事让作者体验到的是恐惧情绪,但在整体上却有一种奇诡的美感,充满魅力,是小鲁迅愿听和乐听的。这也为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使其更富有情趣。
二、三味书屋
相较于代表欢乐的百草园,三味书屋便可谓是陈腐的象征了,鲁迅先生言其为“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私塾”。但是在这里,“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在鲁迅先生问“‘怪哉’一虫是怎么回事?”时表示不知道;所谓严厉的先生却总是不舍得体罚学生,戒尺不常用,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在这般严厉的私塾中,鲁迅先生时常逃课,并读到了许多上学前都没有看过的小说,甚至还描摹了成本成本的绣像。
这些前后矛盾的言行又该作何解呢?私塾先生一般要求学生读儒家经典等指定书目,教学也与此有关,所以,对于与传统课堂无关的无厘头的问题便不予回答,甚至是给予训斥;戒尺、罚跪是旧时私塾管教学生的必要手段,寿镜吾先生不常用也从侧面说明他具有开明的思想,对这种惩戒手段持保留态度;事实上,所谓最严厉的私塾也是有自由的,并非是完全禁锢人们思想的所在,学生仍然拥有读书和玩耍的权利。
三、鲁迅本人
提起鲁迅先生,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一张张须发直立、横眉怒目的照片和一篇篇义愤填膺的文章,仿佛他就是个斗士,拿着一杆笔永不停歇的战斗。
小学阶段,我们已经学习过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以及周烨先生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对先生有了些许了解,认识到了这位同情和关怀劳动人民,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英雄。然而由这篇文章,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也食人间烟火的鲁迅先生——他会逃课,会看小人书、描绣像,也会在草园子里撒泼打滚,和我们小时候班上调皮的男同学一样,这完全颠覆了我们以往对鲁迅先生的认知。
事实上,这些看似“矛盾”的地方更容易开展教学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多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抓住“矛盾处”可以作为一种阅读策略,借此提高学生质疑、反思与批判的能力。以“矛盾”为切入点,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入文本,引导学生从“小鲁迅”充满趣味的童年时光走到“大鲁迅”深刻的内心世界,能够激发学生进行多维的思维碰撞,体会少年鲁迅的成长历程,感受成年鲁迅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和怀念。
——END——
作者 | 邢敏捷
编辑 | 郭茜 赵鹏爽
审核 | 黄子寒 杨闪闪 杨雨晴
分享
点赞
在看
- 2024年05月29日
-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