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文韵 | 大道至简得人物、精细深刻析妙笔——观黄厚江、余映潮教《孔乙己》




学习研究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追求名师的课堂教学境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捷径,更是成为研究型教师的不二路径。黄厚江老师的教学大道至简,将“以文本理解为基础”、“以问题探讨为引领”、“以言语活动为主体”的本色语文贯彻到底;余映潮老师侧重探析文本表现上的高妙手法,以“主问题”核心,层层深入,析文学艺术之妙。从黄厚江老师和余映潮老师《孔乙己》的课堂实录中不仅可以窥见名师教学艺术,更能获得教学设计以及课堂生成之启发,大至名师对同一篇教学文本即《孔乙己》的处理模式,例如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学内容的确立以及教学策略的选择等,小至一个课堂问候语或连接词的选择。
一、用“言语表现”走进艺术人物:由“手”入手——黄厚江老师教《孔乙己》
1.目标设立:鲜活人物
黄厚江老师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紧紧抓住孔乙己的“手”,巧借学生的阅读感受逐渐让学生读出鲜活的孔乙己、读出文本中的经典现实性。黄厚江老师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可以大致概括如下:首先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聚焦重点,抓住“手”;其次学生聚焦经典文字,积累和揣摩,通过理解、仿写等学习活动,进而深入孔乙己的人物心理;最后学生在“语言表现”的课堂活动中紧紧抓住人物,从自身切实的生活逻辑入手体悟真实的艺术人物。黄厚江老师通过动作语言把握人物以达成教学目标,体现了用小说的方法教小说;同时在关键细节的品味中又借读散文的细腻探究策略来体味小说。这不但突出了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目标、达成教学目标的核心的教学价值取向,也丰富了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2.内容生成:共生选择
如果说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是针对语文教学中的异化和偏颇而言的,那么共生教学就是为了解决课堂中结论化弊端和学生学习过程缺失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黄厚江老师这堂课生动地诠释了如何关注过程、激活学生学习思维共生课堂理念。首先,在预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构建上:《孔乙己》作为一部经典的短篇小说有着丰厚的内涵,其环境描写、场景刻画、人物刻画、叙事角度、象征意义无不经典,而黄厚江老师选择以“手”这一细节入手,直击人物,在动作细节的品味与场景的补述中,让学生真正的沉入文本,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代入文本,真正的与人物对话,在人物的挖掘中,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其次,在实际教学内容的生成与确立上:从学生实际的思维状态与积淀基础出发,适当调整预设的教学内容,及时的将原本三个部分的教学环节缩短成两个部分,讲究教学内容的适度性。
3.策略敲定:以“表现”促阅读
“语文关注的是人的积极存在,是言语表现、自我实现,也是人言语生命潜能的发挥、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存在”,因此在语文教学系统结构中,重视言语表现才能打好言语基础,达成言语教育的应用性目标。在具体的阅读中,读者与作者都在进行创造性活动,而读者主体和写作主体是存在差异的,读者要对文本进行“恰当”构建,积极的言语“表现”无疑是一大途径,如潘新和老师所言“会读不一定会写,会写一定会读”。黄厚江老师牢牢抓住“表现”策略,以写作促进和深化阅读。
在课堂中教师问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时,学生马上就会想到一些概念化的词语,譬如遭受封建社会的残害、可怜、可悲等,这些词语成了他们应对教师提问时的万能钥匙。要纠正这一偏差,教师就要使学生明白对人物的分析不是贴标签的解读,而是要贴着语言去分析、理解和感悟。而“言语表现”是学生感悟文本,并促使其站在作者视角、人物立场上的时空转换机器。黄厚江教师在《孔乙己》这一小说文本教学中抓住“手“这一症候,以“手”入手,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补写。学生在补写动作情境中,将自己的感受代入文本,从生活逻辑与人物行为、状态的贴合度等方面入手,把握方向、深化了解。另外,学生在补写中认识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感受艺术创作者的严谨追求,在“言语表现”中看到鲁迅的深沉。例如,学生对孔乙己死亡场景进行补叙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死亡地点、时间以及状态等方面出发,基于文本对文本进行读者加工,从文中“中秋节”推断时间大致为冬天,从“大约的确是死了”猜测孔乙己可能死于荒外而无人知,从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一人猜测他或许端着空破酒碗、拿着一本看不清内容的书、侧着死去的状态…….在“言语表现”活动中学生能够看出文中孔乙己人物的丰富性:状态的窘迫、精神的迂腐,更能深刻体会到热心学问的孔乙己背后的悲哀。
(二)以“预设引导”探析表现艺术:以“伤痕”为口——余映潮老师教
《孔乙己》
1. 目标设定:析精笔之妙
余映潮老师整堂课主要借《孔乙己》之“鱼”授学生以探析文学作品小说之“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余映潮老师用“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带些伤痕”一句作为课堂统领,学生以此作为思考活动的出发点,一步一步分析“伤痕”,由感性认识到深层的理性分析。在情感体悟上,学生对“伤痕”的理解从表面挨打的证据到孔乙己的“面子”受损而且是作为读书人的面子被无情撕毁的残忍,体会到孔乙己的悲哀;在艺术手法上,学生借”“伤痕”了解“伏笔”手法在小说中的艺术作用;最后在“为什么鲁迅先生只给孔乙己四文钱?”这一问题的探讨中,对文章开篇“一碗酒四文钱,一碗茴香豆一文”进行对比回归,看到这个酒鬼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连一碗下酒菜都没有的悲哀。可见,在余映潮老师对《孔乙己》教学的定位在于探析“伤痕”对人物性格以及小说主题的表现力度。余老师的小说教学正如一位教育名师强调的:“小说教学的重心不在于钻研小说写了什么,而在于分析小说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写的好不好、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2. 内容选择:文学作品的精与深
余映潮老师课堂的开场语是:“这是一堂文学鉴赏课。”如果说余映潮老师的教学重点在于对文本“表现艺术”的巧妙探析的话,那么“文学内涵”的自觉呈现就是课堂探析活动的结果,余老师基于文学鉴赏课这一定位对文本文学内涵进行十分深入的挖掘。首先,余映潮老师在解析文本之前较为全面的介绍了相关的文本信息。例如:详细的介绍了《孔乙己》作为鲁迅先生最为喜欢的短篇小说的历史地位及其创作的历史价值;反复强调本文“儿童视角”的叙述策略,为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心理距离,巧妙借用同样运用“儿童视角”策略的熟悉文本《我的叔叔于勒》等。其次,在文本探析中点明“挨打”描写的表现作用:从打脸写到打折了腿,由“伤痕”过渡到“打”,再通过“打”的描写表现社会的残酷,看出作者高妙的角度和铺垫的技巧。再次,对每一个细节都写得好的十一段进行评析,用“好在哪儿”作为学生的思考引导,从环境、声音、外貌形态、走路的场景、色彩词的运用等探析妙笔。最后落实在”四文钱“的细节,点出最有表现力的一笔,点明是作者用极端的笔法表现出来的悲惨。这四层内容,逐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逐渐真正领略小说的妙笔。
3.策略敲定:以“主问题”为引领
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有较强的预设性,在整个课堂实录中余老师的引导、提示问题安排较密集,但值得注意的是,课堂并没有单为问之“形式”而问,而十分具有聚合力,绝非是碎问碎答,余老师自觉的以“主问题”作为问题设计的中心。(余老师在《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中提出的“主问题”概念:“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能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者学生整体参与的角度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过程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余映潮老师在《孔乙己》执教中利用“主问题”设问的教学策略——在《孔乙己》这一文本中“主问题”可落脚至“伤痕”一词,余映潮老师以此为中心引导学生分别展开对“为什么孔乙己皱纹间时常夹带些伤痕”、“那你怎样看待这些伤痕”、“伤痕除了表现孔乙己的形象之外还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只给孔乙己四文钱”等问题的讨论,学习者不由得折服于“伤痕”一词所具有的表现力,课堂在讨论中逐步走向预设目标。
(三)名师启示:
将欲得之,必先析之
阅读及阅读教学在义务课程标准中有确切的定义:“阅读是获得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材中的文本有诸多称谓: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师文本、学生文本。教材中选录了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文本,其中每一文本都承载着其独特的教学价值,而其独特教学价值的最终实现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定位与处理以及课堂策略的确立与实施。
黄厚江老师强调文本严谨性与艺术人物的真实性,将文本细节作为评价学生“言语表现”是否恰当的参照点,在这样的“表现”与对应下,教师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学生可以参与到自己“言语表现”即细节补述评价中去,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余映潮老师执教的《孔乙己》有很强的文学性,利用具有牵引性、导向性作用的创新性问题,明确目标指向、清晰认知层次以及设计实施问题,从而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的有效互动做有效衔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余映潮教师充分考虑文本特性和学生认知规律,遵循主问题设计原则,从学情、文本和教学艺术三个层面构建有效的教学提问体系。
黄厚江老师的课堂以学生为生成依据,在《孔乙己》教学中遵循以文本理解为基础、问题探讨为引领、言语活动为主体,这无疑是对本色语文最好的诠释。但这是黄厚江老师多年摸索的成果,老师不吝给予,而我们尤其是再读研究生的学习现状决定这样的教学艺术非能轻易模仿;余映潮老师对教材文本的处理与教学问题的生成讲究很强的文学性,对教师的文本素养要求自然不用说,学生也要具备一定敏感的文字体会力。可见,名师课堂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垫脚石,但我们更要清楚认识自身专业发展的切实需求,将欲取之,必先明之、将欲得之,必先析之,我们需以研究的态度,科学学习,科学“借鉴”,在名师课堂的对比分析中优化自己的教学理念、实现专业发展、追求专业境界。
反讽:暗示仁爱道理
阅读及阅读教学在义务课程标准中有确切的定义:“阅读是获得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材中的文本有诸多称谓: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师文本、学生文本。教材中选录了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文本,其中每一文本都承载着其独特的教学价值,而其独特教学价值的最终实现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定位与处理以及课堂策略的确立与实施。
黄厚江老师强调文本严谨性与艺术人物的真实性,将文本细节作为评价学生“言语表现”是否恰当的参照点,在这样的“表现”与对应下,教师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学生可以参与到自己“言语表现”即细节补述评价中去,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余映潮老师执教的《孔乙己》有很强的文学性,利用具有牵引性、导向性作用的创新性问题,明确目标指向、清晰认知层次以及设计实施问题,从而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的有效互动做有效衔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余映潮教师充分考虑文本特性和学生认知规律,遵循主问题设计原则,从学情、文本和教学艺术三个层面构建有效的教学提问体系。
黄厚江老师的课堂以学生为生成依据,在《孔乙己》教学中遵循以文本理解为基础、问题探讨为引领、言语活动为主体,这无疑是对本色语文最好的诠释。但这是黄厚江老师多年摸索的成果,老师不吝给予,而我们尤其是再读研究生的学习现状决定这样的教学艺术非能轻易模仿;余映潮老师对教材文本的处理与教学问题的生成讲究很强的文学性,对教师的文本素养要求自然不用说,学生也要具备一定敏感的文字体会力。可见,名师课堂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垫脚石,但我们更要清楚认识自身专业发展的切实需求,将欲取之,必先明之、将欲得之,必先析之,我们需以研究的态度,科学学习,科学“借鉴”,在名师课堂的对比分析中优化自己的教学理念、实现专业发展、追求专业境界。
黄厚江老师执教 教学实录片断
师: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们要经过想象把作者没有表明的东西补充出来我们的收获就会更多,大家愿意尝试一下?愿意不愿意?
生:愿意
师:现在我们来写一次“手”,从课文的4—12小节中去,找一个你认为可以写手的地方,但是鲁迅先生没写,你帮他写一下。大家想一下这时写“手”有什么要求?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补写情况,把握课堂状态
师:多数学生写好了,少数同学写了两处了,也有少数同学没写好,不着急的,感兴趣的,回家后我们还可以再写,这个写是一种尝试,更重要的是在读小说的过程中,你要把作者没写的通过你的想象补充出来,现在咱们交流一下。
生:第六小节第三行,“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辩之的神气,只是用瘦削的双手高傲的划过洗得油光发亮的头发,头微微上扬,真是一幅不可一世的高傲状。”
师:好的,我们一起来揣摩一下。“只是用瘦削的双手”,“瘦削的”好不好,孔乙己的手是不是瘦削的?厚厚的手可以吗?
生:不可以,因为第读书人的手
师:头发油光发亮?太有现代性了。头微微上扬,显出高傲的神情,瞧不起人的样子。这位同学写的还不错,但也还可以再推敲,完善。
………
余映潮老师 教学实录片断
师:我们的任务是探析“伤痕”一词的重要表达作用。静读三分钟,结合全篇内容思考“伤痕”的描写作用。
学生自读、批注
师:小组里面讲一下自己的看法(学生讨论)
好吧,咱们各抒己见,表达你的心思
生:我认为,第一种含义是因为偷人家东西而被打出来的“伤痕”;第二种含义是孔乙己在封建社会迫害下的悲惨状态,表达社会对他的欺辱。
师:第一种含义十分有意思,咱们同学说是被人们打,并且也是为后文的打做铺垫,这个见解是很深刻的。好的,继续表达你们的欣赏。
生:赞成刚才学生的见解。我认为是他遭打是因为自己的偷窃行为而受到的惩罚
师:嗯,咱们同学很有见解。思考一下,这个伤痕是自己为的呢还是人为的?很明显这是人为的,被人砸的。但是皱纹间时常夹带些伤痕,这句话值得细心赏析:“皱纹”说明他年级较老了,“时常”说明人们常常打他
生:我认为表面上是指他脸上的伤痕,他有伤痕是因为他偷东西被打,而他偷东西恰恰是对他生活拮据贫苦的说明,这是对当时知识分子状态的写照,社会对底层知识分子的蔑视。
师:对,他生活拮据。但孔乙己这个人他自身也有很大的弱点——偷。大家考虑一下伤痕在什么地方?
生:脸上
师:这是非常关键的,孔乙己从来不承认“偷”,他说偷书是偷吗?窃树而已。到死他都不承认自己偷东西,可见这一个爱面子的人,但人们就要破他的面子,所以任何人都可以打他的脸,都在打他的脸。“时常夹有伤痕”是极有表现力的。所以当他出现在酒店的时候,人们喊叫到:
生:孔乙己你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于是孔乙己的脸上又填新伤疤
………
参考文献
[1]刘祥.有滋有味教语文语文教师应知的技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
[3]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4]王欣羽. 初中语文鲁迅小说课例研究[D].聊城大学,2017.
[5]张谊.从原点出发,保持初心——对黄厚江“本色语文”观的认识[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4):91-92.
– END-
作者 | 王小云
编辑 | 黄子寒 杨闪闪
审核 | 赵鹏爽 杨雨晴 郭茜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