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文杰 | 夯歌(散文)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
夯歌(散文)
文/岳文杰
这是些很久远的事了,在乡下,修房盖屋对那时的农人们来说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劳作了大半辈子的乡亲们,把盖房当作一生中的重大理想,很早就开始操持。孩子们长大了,娶儿嫁女,势在必行,没座象样的房子怎么能行呢?院里的几棵大树留成了梁檩,村边的一堆黄土砌成了土坯,沙子拉来了,白灰买来了,木质的门窗口料前年就已备齐,接下来就该选个黄道吉日,奠基动工了。新划的宅基就在村口,拉来的黄土垫出厚厚的一层,主人已按工匠们定出的规格,铲出宽宽的码道。接下来的第一道工序就是砸平夯实了,砸平、夯实这所有所有的一切,全要靠人工来完成。打夯的季节一般都选在春季或秋季,夏季里高温多雨,冬季里土层封冻,既不利施工,砸出的地基也不瓷实,只有在春秋这两个季节夯出的地基才最为瓷实。
石夯牢牢地蹲在房基上,一大早村里的精壮劳力,摩拳擦掌分班站齐。三声震耳的炮声过后,象一场好戏拉开帷幕,打夯开始……石夯被制成半圆型,足有百十斤重,周边四个夯翅,中间一个尺余长的把手,把手被红绸裹覆,耀眼且神圣。打夯每组六个人,一边儿三个,相向站立,打过去,砸过来,有接有送。一面的三个人中,中间者最为强壮高大,俗称“夯头”,沉重的石夯被“夯头”高高背起,其余二人两厢把持,“夯头”不但是战斗者还是指挥者,看准地势后,先要屏神运气,然后右腿抬起,发一声喊,凌空一跃,石夯便稳稳地砸进地基。打夯的过程象一种原始的宗教仪式,“咚!咚!”的夯声在乡村寂静的上空,渐次急促地响起,妇女和孩子们被夯声吸引,纷纷助阵观看,打夯者有众人围观,愈发踊跃起劲,有的索性甩掉衣衫,赤膊上阵,脖子上青筋暴涨,两肋间骨结毕显,真的是声嘶力竭,目眦尽裂。其实“夯头”喊出的夯歌无字无韵,纯粹是一种方位的指引,“外边扣,里小角,中心补……”,但听起来高亢激越,节奏铿锵,一起一伏的跳跃中,这些黝黑的剪影,成为一种力量的象征,汗珠淌流飞溅,和着夯声一齐砸进土层。
一般一座五间房的屋基,要打两个时辰,一层层灰土垫上,一层层依次打实,一直要打三遍之多,打夯者自发参加。报酬分文不取,唯一的补偿是主人们蒸一筐白馍,端半碗咸菜,烧一锅开水,供打夯者们半响“打尖”。打夯在家乡那些贫穷的日子里,一直是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歌,赶海的有渔歌,爬山的有山歌,拉船的有纤歌,于是平原上便有了这些夯歌。无字无调也好,原始粗俗也罢,但唱得质朴,唱得回肠荡气,唱得震撼人心,唱得酣畅淋漓。激情也好,积怨也好,都发自胸腔,出自肺腑,在这些日子里得以真实的发挥和宣泻。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现在的建楼和房基已变成打桩机加固和混凝土浇铸。夯——作为一种历史的遗物,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离乡多年,再也没有听到过这些夯歌,但我依然忆念那些曾经的打夯的岁月,因为内心里我期待着,我们的民族期待着,让这些激情和呐喊振奋我们乡村明天的生活。
作者简介
岳文杰,河北临漳人,公务员,爱诗,写诗,多少年笔耕不辍,用浪漫的情怀,追求诗意的生活,十八岁开始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作品,先后在国内各大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六百篇(首)。
岳文杰 | 睡在父母身边(散文)
60“情感”征文大赛 岳文杰 | 曾经心痛(散文)
岳文杰 | 那些最美好的
岳文杰 | 请葬我在这块土地(散文)
岳文杰 || 聆听:苏州恋(外一首)
岳文杰 ▏老屋(散文)
邺 城 文 学
《邺城文学》面向大众长期征稿,体裁不限,欢迎各类正能量的文学作品。要求原创首发。优秀作品也可推荐。也欢迎大家自带配图、音频。字数要求:散文不少于800字最多不超过3000字;优秀小说可以连载。现代诗歌至少两首。
平台隶属河北省临漳县文联
长按二维码关注
投稿邮箱ycwx866@163.com 微信qh9289
图片?网络 / 审核?春天树 / 责编?云朵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