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号(你的无奈,别人来拍——由电影《库尔斯克号》想到的)

库尔斯克号
最近几年,西方电影中似乎出现了两个热门题材,一如一直以来关注的俄罗斯。大概是处于意识形态输入考虑,好莱坞欧洲什么的很是能替北极熊“操心”。比如,有一定史实基础的《斯大林之死》,够黑色幽默,但俄罗斯人看起来肯定恶心得要死。又比如,大表姐的《红雀》,算是直接影射普大帝了,该震怒否?
围绕调侃俄罗斯,潜艇题材电影也热了。《深海陷落》救完俄罗斯总统,就用一众奥斯卡级演员组合(科林·费斯,第83界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电影《国王的演讲》;马克斯·冯·西多,第84届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电影《特别响,非常近》和第61届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电影《征服者佩尔》)参演的潜艇电影《库尔斯克号》冷冷的揭开俄罗斯甚至普大帝的伤疤,慢慢的、细细的撒上一瓶海盐。
奥斯卡II级核潜艇的库尔斯克号的故事,用奥斯卡影帝们来演绎,这酸爽。
库尔斯克号是2000年在巴伦支海参加苏联解体后最大军演时沉没的,1995年服役,按核潜艇平均服役期20到30年看,还是个年轻的“大个子”。库尔斯克号的沉没过程很简单,就是一枚不稳定的过氧化氢燃料鱼雷爆炸,随后其他鱼雷殉爆彻底葬送了这种巡航导弹核潜艇。
能不能把幸存者从潜艇里救出来,才是对俄罗斯海军和政府、刚登基的普京总统的关键拷问。
所以,一到潜艇救援环节,这问题就来了!一方面,俄海军北方舰队高层对艇员家属摆出一副衙门脸,以国家机密的名义正儿八经的无可奉告,是死是活118名艇员的妻儿们就在一边傻傻等着。直到,知情人悄悄的告诉一名军官的妻子,水下还有约定好的舱门敲击声,让人们重新燃起了希望。另一方面,自己的深潜救援艇对接了三次都没能和幸存者所在舱段对接上。刚刚的希望看起来就是,回光返照。幸存的艇员们又重新限于低温、缺氧的绝境中。
电影中的一位军官和家属

北约海军之一的英国皇家海军和挪威等方面很早就探测到库尔斯克号的水下爆炸,多个国家包括美国并向俄方提出可以提供救援帮助。而且说干就干,带着深潜救援艇立即奔赴出事海域。然而,到现场后由于俄高层的冗长的官僚决策程序,要求英国人先稍息等天亮了再说,于是没能立即开始救援。最终俄罗斯的面子干不过能力崩塌的里子,上将老爷们也无法给家属们有任何有意义的交代,高层同意让英国人和挪威潜水员试试。
2000年8月20日,库艇沉没8天之后,挪威潜水员潜下灾难现场,潜水员敲击艇体没有回音,机器人打开了潜艇后升降口,只有大股的气团喷出并翻滚着冲向海面,118人全部遇难。
俄罗斯人顾虑当然有道理,奥斯卡II级核潜艇是苏俄攻击型核潜艇的精锐,当然不能随便让英美接触自己的核心机密。那是一个俄罗斯军队要勒紧腰带过紧日子的年代,深潜救援艇的水密垫圈如果有钱更换,爆炸幸存者应该是能逃出生天的。过氧化氢燃料鱼雷如果能像西方海军一样淘汰掉,库尔斯克号应该是不会水下爆炸的。可是这一环又一环,环环失守!于是,118人再也见不到自己家人了。普大帝初登基,面对舆情拷问明显缺乏经验,问及是否知道库尔斯克号怎么了,他木讷的回答说“它沉了”。红海军的继承者没钱的日子难过,可最终,打捞库艇的花费都超过了当时北方舰队的年度经费。
你的无奈,我们来拍。18年后(电影2018年上映),电影看起来仍然让人无比沉痛。幸存艇员的自救行动与俄罗斯海军高层的官僚主义比,力量及其微弱,上将老爷们对水下敲击舱门的声音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置若罔闻。
俄罗斯好歹还算战斗民族,库艇是在规模庞大的海上演习中出事的。而某大国的“北方舰队”,3年后也出了这么一次震惊一号、痛彻心扉又啼笑皆非的潜艇事故,这艘舷号比某著名免费杀毒软件大一个数字的柴电常规潜艇在领海内进行训练时,由于指挥操纵不当造成机械故障失事,艇上70名官兵全部遇难。具体的机械故障,结论已经一清二楚,网上都有。
潜艇4月16日就出事了,艇员几分钟之内全数窒息而亡。然而,4月26日下午漂浮的潜艇才被发现。赶去探明情况的两艘护卫艇,并不认识舷号已涂死但外形并没有改变的“北方舰队”潜艇。上级分析可能是日本或韩国潜艇,于是他们还做好了俘虏这艘潜艇、捍卫国家领海主权的准备。
“北方舰队”上下左右查了一遍,“确认”不是本大国潜艇,外交部准备第二天就向向某国提出抗议。据说,“北方舰队”工作组到达附近基地之后,基地首先为该首长接风,下属先出海干活。可他们仍然没有认出那艘明显和日韩潜艇不同的本大国潜艇,不明国籍潜艇的结论一层层上报海军和外交部。上报后,首长不放心了,又问工作组成员上艇了没有?得到的回答是:没有。于是,首长命令备船,立即赶往出事海域。当他们登上潜艇的时候,才最终发现这是“北方舰队”某型某号潜艇!
但愿这段比库尔斯克号更不堪的无奈,不要有外国人来拍!

库尔斯克号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