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水时讯网 春分时节 泸水市立足“早”字春耕忙 泸水市2021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泸水时讯网 春分时节 泸水市立足“早”字春耕忙 泸水市2021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原深入了解:春分时节泸水市立足“早”字春耕忙

  “惊蛰早,清明迟,春分播种正当时”。

  春分时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各乡镇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立足一个“早”字,“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不误农时,赶节令保丰收。

  在上江镇蛮英村百家寨高标准农田里,沟渠畅通,小型微耕机隆隆作响,村民们正在翻耕秧田,为插秧作准备。

  村民刘少杨家在春分前十多天就撒下的稻种,已长出大约三厘米的秧苗,嫩绿的秧苗在阳光下生机勃发。根据今年气候及降雨情况,上江镇水田育秧比往年提早了约一个星期。

  “到3月18日才9天的时刻,苗还小一点,再过三十多天,可以动工栽秧了。”刘少杨告诉记者。

  春分前夕,上江镇丙贡村大墩子组的胡贵林趁着大好晴天,开始翻耕田块种植旱稻,请来务工的农机手驾驶小型微耕机马力全开,给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土地舒展“筋骨”。

  作为全镇旱地优质稻种植的试验地,镇里的农技专家早早来到现场,给务工的村民们指导化学除草、开沟、点播等技术要领。

  根据节令及雨水落地时刻,全镇低海拔旱地优质稻种植比往年提前了两周左右。专家介绍,通过胡贵林家的7亩试验地,可以测试新的旱地优质稻品种旱优116的顶土能力、用药的安全性,并根据种子出土情况及时调整技术方案。

  “3月18日播下,应该10天以后出土了。如果种子出不了土,我们要研判它是什么缘故造成的,就要重新做技术实施方案。上江大部分都在海拔1200米下面内容,属于籼稻区,如果这个品种做成功了,那么品种选择的余地就更多了。”上江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研究员黄德义说。

  今年,上江镇将种植水稻5800亩,其中旱稻3800亩,比去年增加1200多亩。

  “下一步,我们会将旱稻种子分发到群众手中,并组织技术人员到种植地块开展实地栽种培训,确保旱稻种植的有序推进。”上江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杨朝勋说。

  在鲁掌镇,低海拔地区土地已全部翻耕并陆续播种,高海拔地区陆续翻地,到清明后播种,全镇规划大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990亩,经济作物规划播种面积3700亩,土地翻耕率达85%。

  洛本卓白族乡色德村,山药种植全面展开,全乡规划种植40亩,比去年增加13亩,1460亩旱地优质稻稻种已全部配发到村。

  在大兴地镇,7个村1个社区的干部群众参与到水利沟渠清理中,确保春耕用水需求。

  根据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每周一次的统计结局,截至3月14日,全市就位农用物资4819吨,累计销售农用物资1814吨,积肥41208吨,运肥22087吨,土地翻耕26944亩。育秧5亩,播种玉米1325亩,播种马铃薯3459亩。农田沟渠清理42条,共计20880米。(胡陈兰 刘薇薇 张翔)

来源:泸水时讯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