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效用的定义?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公式=总效用的增量/总数量增量。
边际效用的变动有一个趋势,就是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就是说,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在增加的,但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的,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当商品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边际效用为0,如果继续增加消费,总效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逐渐减少,此时边际效用变为负数。
边际效用分析?
边际分析法是,把追加的支出和追加的收入相比较,二者相等时为临界点,也就是投入的资金所得到的利益与输出损失相等时的点。如果组织的目标是取得最大利润,那么当追加的收入和追加的支出相等时,这一目标就能达到。
边际分析法是一种经济分析方法,同时形成了经济学的边际效用学派,代表人物有瓦尔拉(L. Walras)、杰文斯(W.S. Jevons)、戈森(H.H. Gossen)、门格尔(C. Menger)、埃奇沃思(F.Y. Edgeworth)、马歇尔(A. Marshall)、费希尔(I. Fisher)、克拉克(J.B. Clark)以及庞巴维克(E. von Bohm-Bawerk)等人。边际效用学派对边际概念作出了解释和定义,当时瓦尔拉斯把边际效用叫做稀缺性, 杰文斯把它叫做最后效用,但不管叫法如何,说的都是微积分中的“导数”和“偏导数”。
边际收益和边际效用的区别?
1、性质不同
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在边际效用中,自变量是某物品的消费量,而因变量则是满足程度或效用。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比较。卖主在市场上多投入一单位产量所得到的追加收入与所支付的追加成本的比较。
2、主客观性不同
边际效益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还可以开发的空间,这个空间随你开发的递增而递减,是客观的。边际效用就是你的欲望随着占有一定量的物质后就递减了对这种物质的欲望了,是主观的。
3、特点不同
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欲望的强弱成正比;边际效用的大小与商品消费数量的多少成反比;边际效用在实际中可以是0甚至负值,但在理论分析中边际效用不会为0或负值。
边际收益是指当这种追加收入大于追加成本时,卖主会扩大生产; 当这种追加收入等于追加成本时,卖主可以得到最大利润,即达到最大利润点; 如果再扩大生产,追加收入就有可能小于追加成本,卖主会亏损。
“边际效用”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名词解释:
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边际的含义是增量,指自变量增加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增加量。
在边际效用中,自变量是某物品的消费量,而因变量则是满足程度或效用。消费量变动所引起的效用的变动即为边际效用。
1.读音:
[ biān jì xiào yòng ]
2.递减规律概念: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越来越小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人们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递减规律: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连续消费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随其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小。
4.特点
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欲望的强弱成正比。
边际效用的大小与商品消费数量的多少成反比。
边际效用在实际中可以是0甚至负值,但在理论分析中边际效用不会为0或负值。
如何理解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marginalutility)也译为限界效用,指最后增加的一单位商品或劳务所增加的效用。
按照资产阶级经济学中边际效用价值论(theMarginalUti-lityTheoryofValue)的观点,效用是价值的源泉,是形成价值的一个必要条件,但还不是充分条件。效用必须同物品的稀缺性相结合,才能形成价值。一物品越稀缺,边际效用越大,价值也就越大。所以,现代资产阶级微观经济学关于价值的基本原理是:价值取决于边际效用;边际效用被认为是衡量价值量的尺度。
边际效用的含义?
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在边际效用中,自变量是某物品的消费量,而因变量则是满足程度或效用。消费量变动所引起的效用的变动即为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即总效用的增量。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称为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的通俗解析?
边际效用是:效用的变化值/消费数量的变化值。
边际效用是一个商,不是一个差。
一般的教科书,在说边际效用时多将边际效用理解为差值。
边际效用实际是效用函数的切线的斜率。
特别地,随着微分的应用,边际一般理解为微商。
边际效用就是效用微分 dU/消费数量微分dQ。
边际效用解释?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价值论,是在19世纪70年代初,由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提出的,后由奥地利的庞巴维克和维塞尔加以发展的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之一。
提出时间 19世纪70年代初
应用学科
经济学
适用领域
市场竞争
特点
以效用解释价值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