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宝玉诗句赏析
贾宝玉诗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沼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赏析:
宝玉的这首诗寓进和他关系最密切的两个人,就是宝钗和黛玉。
“出浴太真冰作影”,是借咏海棠咏宝钗。宝钗长得“肌肤丰泽”,和杨贵妃同具健康丰满的美。第三十回书中宝玉就曾以“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的话讥诮过额。“捧心西子玉为魂”,是借咏海棠咏黛玉。黛玉行动如“弱柳扶风”,和西施同具病态柔弱的美。第三回书中宝玉送黛玉的“颦颦”的称呼,就是“捧心而颦”的意思。“冰作影”是形容宝钗的肌肤,“玉为魂”是比喻黛玉的心灵。
晓风不散愁千点”,是暗示宝钗日后寡居时的苦闷;“宿雨还添泪一痕”,则显然是喻黛玉善哭。最后两句似乎是合说钗、黛都对宝玉大有情意,但结局都不好。
我们这样分析这首诗,不是说宝玉已经预知了未来,而是说曹雪芹为宝玉拟作这首诗时,有意暗示了这些内容。其他人的诗亦与此同。
延伸阅读
红楼梦四首海棠诗解析
一、林黛玉的诗: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二、注解:
1、湘帘:湘妃竹制成的帘子。七十回黛玉作《桃花行》也用“湘帘”一词。用娥皇女英泪洒斑竹的典故。碾冰:用玉盆的高洁来衬托白海棠的冰清玉洁。比探春句更有诗意。碾:研磨。碾玉即加工玉器的工艺。和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相反,黛玉是’半卷湘帘半掩门’,任性任情,并不特别珍视贵族小姐的身分。’碾冰为土玉为盆’,表明她玉洁冰清,目下无尘。她以白海棠自比,有梨花的洁白,有梅花的馨香。
2、偷来梨蕊二句:意即白净如同梨花,风韵可比梅花,但说的巧妙别致。宋代卢梅坡《雪梅》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用其意境。
3、月窟仙人二句,月窟仙人:嫦娥,这里指绛珠仙子。缝缟袂:缝衣裳。缟袂:白色的衣裳,袂指袖口。意即在清冷的月窟里缝白色的缟衣,多么颓丧;在秋天的深闺里悄悄哭泣,又多么可怜。
4、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意即满腹的心事不能向任何人倾诉,只好在西风落叶的季节,凄凄凉凉地送走一个又一个寂寞的黄昏。这里,黛玉联想自身平添悲凄。
三、赏析
探春是将白海棠比喻成白衣仙女;宝钗是说话太白了,惹人愁;愁从何来呢?宝玉直说清砧怨笛送黄昏;而林黛玉更直白——秋闺怨女拭啼痕。别人都交卷了,黛玉还没作。李纨催她,她提笔一挥而就,掷 给李纨等人,表现了黛玉才思特殊的敏捷。
诗社众人看了黛玉的诗,’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却说:’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宝钗)稿。’李纨的评价未必公允,但她的评论确也指出了林、薛二人诗的特点。所谓’风流别致’,就是构思新巧,潇洒通脱,所谓’含蓄浑厚’,就是温柔敦厚,哀而不伤。李纨从’大家闺秀’的标准来衡量,自然要把四平八稳的宝钗的诗评为第一了。只有最理解黛玉的宝玉理解了她的诗的内蕴,要求重新评价薛、林诗的高下,被李纨顶了回去。
红楼梦秋窗夜雨赏析
《红楼梦》里的诗词:《秋窗风雨夕》赏析: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黛玉写了一首《秋窗风雨夕》,如诗题中所说,它作于一个秋天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黛玉作诗)
缘起
当天下午,黛玉和宝钗认认真真的交了交心,这是黛玉打从心底里认可宝钗之后,最认真的一次心灵交流,因为黛玉先丧母又丧父,中间又没有兄弟姐妹,她太渴望有一个“亲人”来“管管”自己,说一说只有亲人才要以说的话,或者有个知心朋友谈一谈埋在心底里的小女儿心事。
她说自己的病,讲自己的心情,讲自己对当下处境的认知,讲自己的苦闷,这是黛玉的真心吐露。当然,她也换来了宝钗的宝钗的贴心回应,宝钗甚至承诺她:“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日。”
(宝钗与黛玉)
这话很诚恳,也很暖人,黛玉于是很认真地,打心底里认下了这个姐姐,否则以她“喜散不喜聚”的个性,她断不会要求宝钗“晚上再来和我说句话儿。”这对于黛玉,实在是走心的嘱咐,或许黛玉有一肚子憋在心底里的话要倾诉,而宝钗,是此时最合适的人吧,而且,晚上,也更适合交心吧。
注意,宝钗答应了。
但是,“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知宝钗不能来,便在灯下随便拿了一本书……”下雨了,天也晚了,黛玉想着宝钗自然是不会来了,于是看书,偏拿起的书是《乐府杂稿》,其中又恰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又是秋天,又是闺中,恰自己远在故乡之外,恰宝钗也不能来,恰又是风雨之夜……于是她“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
(悲愁的黛玉)
题解及原诗
这首诗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名正好成对儿,而且是反其意而对。春、江、花、月、夜是五个名词实字,秋、窗、风、雨、夕也是五个名词实字,所不同的是《春江花月夜》让人联想到温馨、和谐、恬静与舒适,而《秋窗风雨夕》却让人联想到凄凉、肃杀、喧嚣、惆怅。归根结底,不同的事物必然带给人不同的思想感受,不然,宋玉也不会在《九辩》里写“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了,张若虚的夜晚有花有月,调子是亮色的,温暖的;林黛玉的夜晚却只是有风有雨,调子是灰暗的,凄凉的。
(《春江花月夜》的调子)
显然,这首诗是黛玉在秋夜里“闷制”出来的:举世无亲让她苦闷,宝钗不来让她郁闷,风雨交加让他烦闷,夜间无人让她憋闷,于是,一首遣闷吐心之诗流出笔下: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全诗只有七言二十句,却用了十五个“秋”,南宋词人吴文英有一阙《唐多令》,开篇就是:“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如果不是极端的苦闷,如果不是极端的愁惨,何以能让黛玉写了这么多的“秋”在同一首短诗里。
(黛玉)
赏析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秋花已残,秋草枯黄,在这漫长的秋夜里,只有一盏孤单的秋灯,悄无声息地亮着,如孤单的自己;如此的境况,我已经分明感到来窗之外,秋意无尽,偏偏又起了秋风来了秋雨,焉能不倍感凄凉。
黛玉是肺病,中医说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胃,秋养肺,冬养肾。秋天正是她最难熬的日子,宝钗似乎是知心——她当然也知道宝钗是竞争对手——但暂时,她人生的苦闷要大于爱情的纠结,宝钗至少是可以解一时苦闷的知心之人,偏偏又被这恼人的秋风秋雨阻隔了,黛玉的苦闷是自然而生的。
(病重的黛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风更大了,雨更急了,风雨敲碎了竹梢蕉叶的秋绿之梦,也敲醒了窗前之人,她不忍看不忍听,但又无法安然入睡,只得手持秋灯,移向屏后,那里无雨声,那里也无秋风。
黛玉是坐卧不安的,她不能安坐窗前,她只得在屋内来回走动,屋内又太暗,只能举灯而动,走到屏风之后,那里是安静的,那里是没有风雨摧迫的,尽管如此,移灯时,那摇动的烛火还是让蜡烛悄然流下“泪”来。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蜡烛终将成灰,烛泪终将流尽,接下来忍受煎熬的就是灯台,即将燃尽的烛不正是年命不永的自己,忍受烛火熬煎的灯台不正也是无依无靠的自己……
她禁不住悲从中来,但却无可奈何,因为无处躲藏。因为哪里不是秋天,何处没有风雨,谁家的院子能把秋风秋雨关在门外,谁家的窗子又能把风声雨声隔在窗外?这既是自我逃避的无力,又是无奈之下的自我开解。
(雨后的潇湘馆)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既然无处可躲无处可藏,那就钻到被窝里吧,那里总会温暖些吧。可是罗衾太薄,秋风太凉,院子里的更漏之声遥遥传来,夹着秋雨之声,雨似乎被这更漏之声催促得更急了。
这是整夜的秋雨啊,这是整夜的秋风!这是叫人无论如何也不得安枕的秋风啊,这是搅得人离愁倍增的秋雨。远离故乡的黛玉睡不着,她只能待在灯前,一边哭泣,一边听着这愁煞人的秋风秋雨。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凭窗望去,窗外的小院笼罩在一片雨后的烟雾里,似乎显得更加萧条,竹梢处的竹叶上还偶尔滴下几滴雨水,滴沥滴沥……不知过了多久,雨似乎小了,雨似乎停了,再看眼前打湿的窗纱,是雨吗?不是,那分明是我自己的泪水。
选择红楼梦中的一首诗赏析
、《咏白海棠》其一
蕉下客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赏析:这首诗是探春作的。傍晚的阳光照着秋天的枯草,顺手关上层层院门,海棠的茎叶翠绿茂盛,遮盖住了整个花盆。她的精神好像美玉一样无与伦比,像白雪堆成似的肌骨格外令人陶醉。点点花蕊既芬芳又娇弱无力,三更月下的花影斑驳如同月亮的泪痕。不要说海棠花像身着缟衣的仙子一样能够飞升而去,多情的她正陪伴我在黄昏时节低吟浅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