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托和渲染在文学中是什么意思啊 烘托和渲染的意思

烘托和渲染在文学中是什么意思

渲染与烘托—诗歌中的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对同一事物,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 烘托,也是衬托,只不过烘托不是一般的衬托,它还要用气氛的渲染来加重衬托的力度。也就是说,烘托侧重于指气氛的衬托。例如王昌龄的《少年行》,前两句就描写了一种非同寻常的气氛,使得少年的形象更加丰满。

烘托常常是用情感色彩浓烈场景来实现的,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景物描写就有烘托作用。

再如杜甫用特定的景色“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天地一沙鸥。”来烘托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 反衬,是衬托手法的一个方面,顾名思义,就是说衬托与被衬托之间的关系是相反的。用美好的景物写快乐和用凄苦的景物来写悲哀,就叫衬托、陪衬、烘托;用凄苦的景物来写欢乐和用美好的景物来写悲哀,就叫反衬。例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就是反衬的名句。再如辛弃疾的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上阙写回顾少年时的不知愁苦,目的就是反衬如今饱尝愁苦又有苦难吐的心情。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条件来突出主体.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

延伸阅读

古诗词中的对比,烘托,衬托和渲染有什么区别

1、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

2、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烘托用在诗文中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3、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即“绿叶衬红花”.反衬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以丑衬美

4 对比: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

1、渲染: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从正面着笔.

杜甫的《登高》,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眼前的秋江之景,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俯仰间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萧瑟悲凉的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哀的基调.

2、烘托:通过(景物)环境描写来烘托心情.从侧面着笔.(只写侧面一面)

如乐府诗《陌上桑》里最后八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观看者的神态来衬托罗敷的美,这比正面进行直接描写节省笔墨,更具有艺术魅力.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如柳永的《雨霖铃》,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送别的环境,点出离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作者浓墨重彩,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极力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内心的离愁别恨.

3、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写两面,但是是为了突出其中一面)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以苍凉秋景衬托诗人飘零之哀.

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绝妙之处就在于用蝉噪、鸟鸣作反衬,把深山密林中那种幽静宜人的意境表现出来.

4、对比:对举的双方是为了通过对比得出另外的结论.

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总结:

渲染和烘托:都是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但二者着眼点不同:前者从正面着笔,由此言此;后者从侧面用墨,由此烘“托”彼.

烘托和衬托:“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衬托”是用类似的、相关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对比和衬托: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对比常用于论述,而衬托常用于描写)

衬托,对比,烘托,渲染的区别

一、定义的区分:

1、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

2、对比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

3、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4、烘托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二、作用不同:

1、对比作用是为了突出人和事物的特点,这两种事物是没有主次之分的,对比只是为了突出各自的特点,是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2、衬托作用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以动写静,愈见其静,以声衬静,愈见其静。

3、烘托作用通过事物对环境、环境对主题和人物性格的表现作用,环境描写(景物描写)来烘托心情。

4、渲染作用通过环境描写,从正面着笔,层层铺叙,营造意境,使描写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三、范畴区分 :

渲染、烘托、衬托属于写作手法,而对比属于修辞手法。

烘托,渲染,营造,这几个词是什么意思

烘托:

1、指陪衬,使明显突出;中国画技法名;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2、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事物鲜明突出。

3、写作方法。通过(景物)环境描写来烘托心情渲染,英文为Render,也有的把它称为着色。在文学写作中的渲染是指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

烘托与渲染的区别

区分烘托和渲染,最本质的是要看是侧面描写还是正面描写。烘托主要通过对所要描写的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外在的侧面描写来实现,从侧面着笔,进行描述、铺排,使被描写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

烘托一般通过与被烘托物相关的多种意象来实现,白居易就擅长用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氛围,烘托诗歌的意境。《长恨歌》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将凄冷的月色、淅沥的夜雨、断肠的铃声组合成令人销魂的场景,烘托出了人物内心的凄清愁苦。

烘托,衬托,渲染的区别

区别一、释义不同:

烘托:

1、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象鲜明。

2、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3、陪衬,使明显突出。

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把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渲染:

1、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2、比喻夸大地形容。

区别二、用法不同:

烘托: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